蔣德麒是一位水土保持學家,于1908年10月24日在江蘇省昆山縣公橋鎮出生,為水土保持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F仍擔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名譽理事長、黃委會黃河志學術顧問、陜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研究所高級學術顧問等職。蔣德麒主張治黃要以水土保持為基礎;水土保持應溝坡兼治,以治坡為主。
蔣德麒簡介
蔣德麒,1908年10月24日生于江蘇省昆山縣公橋鎮。1927年中學畢業后,在家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依靠獎學金和半工半讀在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習農藝。1931年到陜西關中地區的永壽、草灘一帶,調查荒地的利用和改良。1933年又到陜西籌辦“西北農事試驗場”。蔣德麒兩次西北之行,看到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所帶來的災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4年大學畢業后,曾任上海銀行西安分行農業課主任兼陜西棉產改進所技士,在關中進行推廣改良棉種和棉花產銷合作工作。1936年任全國稻麥改進所技士,在南京、開封、宿縣等地從事推廣改良小麥工作。
1937年,他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學習。1938年畢業獲得農學碩士學位。旋繞道香港回國,到中央農業實驗所任職,負責戰區安置難民工作。他先后調查了陜北、關中、川北荒地,還專程去陜、甘、寧邊區延安,考察荒地開墾,并參觀了抗大、魯藝學院等。1940年,他在陜西籌辦改良作物品種繁殖場(后改為西北農業推廣繁殖站)兼任主任。1943年參加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團,在陜、甘、青考察。1944—1945年常駐天水,兼任農林部水土保持實驗區技正,協助實驗區進行試驗研究。
1947年,他第二次赴美,參加揚子江(長江)三峽建設工程設計,并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參加《世界土壤保持》(中國水土保持部分)的編輯工作。此后,他利用生活費的節余和打零工的收入,到美國東部、中西部、西南部30多個州考察了水土保持;收集了美國各州農業、水土保持試驗站,徑流試驗場,保土植物種苗試驗場等單位的大量有關水土保持的資料,寄回祖國。此時,他雖然可以繼續在聯合國任職,但每當想起祖國的貧窮和落后,想起大西北亟待開發和建設,想起在延安解放區看到的動人情景,使他沖破重重障礙,于1949年2月返回祖國,迎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蔣德麒的事跡
1934—1935年 任上海銀行西安分行農業課主任,兼陜西省棉產改進所技士。
1936—1937年 任全國稻麥改進所麥作系技士。
1937—1938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學習,獲農業碩士學位。
1938—1949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十、技正、簡任技正。
1944—1945年 兼任農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實驗區技正。
1947年 參加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土壤保持》(中國部分)的編輯工作。
1947—1948年 參觀、考察美國各地水土保持工作。
1949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代雜糧特作系主任。
1950—1953年 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技師,兼土壤系副主任。主任。
1953—1954年 任西北水土保持委員會農業技師。
1955—1957年 任西北黃河工程局水土保持科農業技師。
1957—1964年 任黃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室主任。
1964—1969年 任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科技處農業技師。
1969—1971年 在陜西省“五.七”干校學習。
1971—1990年 任陜西省水土保持局技術科工程師、革委會副主任、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陜西省水電局副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學術顧問,《國際泥沙研究》編委會委員,《黃河水土保持志》編委會顧問,陜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研究所高級技術顧問,《陜西省志·水土保持志》編委會顧問。
1990年退休。